照亮未来的
车头灯

尴尬的水滴:上市首日股价大跌18%,商业模式的争议待解

作者:龚进辉

昨晚,水滴公司正式登陆纽交所,发行价为12美元。但尴尬的是,上市首日便破发,开盘价10.25美元,截至收盘股价为9.76美元,大跌18.67%,市值达到38.47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水滴公司旗下主要有保险经纪业务、医疗众筹和互助业务(已关停)等业务。2020年,水滴公司89.1%的收入都来自保险佣金,其医疗众筹平台未产生任何收入。换言之,水滴筹和水滴互助扮演导流入口的角色,卖保险的水滴保才是现金奶牛。

尽管水滴筹不贡献任何收入,但属于水滴公司业务的起点,也最为外界所熟知,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一度把水滴筹与水滴公司划上等号。因此,一直以来,不少人误以为水滴公司是一家慈善公益组织,如今水滴公司上市,他们不禁疑惑起来,难道慈善公益组织也能上市?

对此,沈鹏等水滴公司高管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水滴公司是一家商业公司而非公益机构,但并未完全打消外界疑虑,对其商业模式的质疑依然存在,尤其是公益与商业利益之间的边界该如何界定,“左手公益,右手生意”的做法是否可行,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我看来,水滴筹起到低成本获客和引流作用,是水滴公司商业模式跑通的基石,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偏偏外界对其质疑从未断过。平台被曝出层出不穷的诈捐事件,比如2019年5月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妻子在水滴筹上众筹100万引起轩然大波,后来被网友扒出经济条件较好,在北京有两套房产、一辆车,装贫困户来骗取社会爱心。

每当诈捐事件发生后,总能看到网友既无奈又扎心的留言,包括“这就是我越来越少捐款的原因”、“不要让别人的善良被过度消费”、“消费善良,以后会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筹不到钱”等,用户流失在所难免。其实,那些直呼上当的公众心疼的倒不是钱,而是错付的善良。

自私自利的筹款发起人接二连三诈捐,持续透支社会爱心,不管平台有没有尽到前期严格审核的义务,到头来都得由平台来背锅,用户会迁怒于平台,久而久之引发信任危机,为水滴筹未来发展埋下隐患,进而会波及水滴公司商业模式的正常运转。

如果说诈捐属于平台不完全可控的作恶,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情有可原,但如果平台主动作恶,那就让人无比寒心,更让用户对平台公信力产生质疑。你还别说,水滴筹真干过这种事。2019年11月底,一则视频拍客《卧底实拍医院扫楼式筹款,审核漏洞多》的报道,使水滴筹陷入舆论漩涡。

报道指出,水滴筹线下服务人员把公益当成生意来做,在医院扫楼怂恿病人在水滴筹发起筹款,并在筹款审核环节大开方便之门,声称公司不会调查款项去向,而这些地推人员每单最高提成150元,月入过万,采用末位淘汰制。一时之间,水滴筹成为众矢之的。

尽管水滴筹连发两道声明,但依然无法平息众怒,更无法打消公众疑虑。迫于舆论压力,几天后,沈鹏发布题为《再管不好,我愿把水滴筹交给相关公益组织!》的公开信,称错了就是错了,水滴筹管理需要提升、业务有待改进,绝不回避问题,必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话说,当具有公益属性的水滴筹,变成地推人员提高收入的工具,全然不顾大病筹款项目的真实性,不仅直接损害用户利益,也让雇佣这些地推人员的平台陷入尴尬境地,被质疑吃相十分难看,失去公信力。以沈鹏为首的管理层难辞其咎,水滴筹管理需要提升、业务有待改进,反思整改、刮骨疗伤势在必行。

可以预见的是,尽管沈鹏再三强调水滴公司不是公益机构,但估计一时半会无法说服所有人,其商业模式的争议仍待解。值得注意的是,水滴公司联合创始人杨光透露,路演过程中,有投资人询问有没有类似的对标公司,以便更直观地了解水滴模式。不过,想要找到水滴模式完全对标的企业有点难。

或许,这就是水滴公司上市首日破发、股价大跌近20%的原因,投资人对水滴公司并不完全了解,既对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充满疑虑,毕竟3年亏损近12亿元,也认为其深耕保险科技赛道的前景不明,毕竟想要抢传统保险的地盘并不容易。

“上市就是一轮融资,只是融资效率更高。”沈鹏说道。这话没毛病,上市不代表走上人生巅峰,而是水滴公司新的起点,其远未到高枕无忧的地步,未来仍需不断证明自己,努力构建一个“保险+健康医疗”的生态圈。创业不易,水滴公司还在路上。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透彻科技 » 尴尬的水滴:上市首日股价大跌18%,商业模式的争议待解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透彻科技——照亮未来的车头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