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未来的
车头灯

一加 9RT 与一加Buds Z2 耳机,10 月 19 日开启首销

透彻科技

性能加料旗舰一加 9RT 与一加 Buds Z2 耳机将于10 月 19 日 10:00 正式开售,一加 9RT 售价3299元起;一加Buds Z2 售价499 元,预售期及首销当日均享受100元优惠。用户可在欢太商城、京东商城、一加天猫旗舰店、苏宁易购、一加授权线下门店等线上线下全渠道购买。

速度是一加的产品基因,顶级硬件配置是极致速度的基础。一加 9RT 作为性能加料旗舰,搭载“骁龙888+LPDDR5+UFS3.1”性能铁三角作为核心动力,搭配采用五重材料立体散热的全新空间散热系统,有效控制机身温度,保证极致性能的冷静输出。针对Wi-Fi信号出现延迟等情况,一加推出了行业领先的电竞3Wi-Fi天线系统,智能切换不同场景,有效降低横握场景下的网络延迟,大幅提升 Wi-Fi 连接速度和网络稳定性。同时,一加应用了行业领先的 600Hz 超灵敏触控采样率,大幅度提升屏幕响应速度,降低延迟,带来更稳定畅快的游戏体验。系统层面,一加 9RT 首批搭载ColorOS 12系统,内置强大的AI 自流畅引擎内核,让一加 9RT 的速度优势软硬兼具,并获得了泰尔实验室36个月不卡顿的官方认证。此外,一加 9RT 内置4500毫安大电池和65T超级闪充,29分钟内充电100%。一加 9RT 还支持最高 33W PPS充电协议,使用其它充电头时也能保障快充体验。

在一加的产品理念中,性能旗舰是性能加旗舰,除了旗舰的性能,影像、设计、屏幕都要满足旗舰的标准。仅有处理器参数,但牺牲掉质感、屏幕、相机和使用体验的手机只能是性能手机,而不是性能旗舰。影像上,一加 9RT 搭载旗舰传感器IMX766、支持OIS 光学防抖,在夜鹰夜景算法与一亿超清像素算法加持下,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拍出清晰通透的好照片。一加 9RT 的屏幕依然是市面上最好的直屏之一, 6.62 英寸三星定制,120Hz E4 OLED 直屏,通过万级调光算法与次像素渲染,保障长时间观看屏幕的舒适性与阅读体验感。设计上一加 9RT 沿用了一加 9 Pro 双主摄设计语言,对机身工艺、握持体验等方面进行充分打磨,实现高端质感与完美手感的巧妙融合。

作为Buds Z 全面升级之作,一加 Buds Z2 不仅延续Buds Z经典时尚设计,还在降噪功能、音质、续航、智能交互等方面精细打磨,全方位升级。一加 Buds Z2 新增主动降噪功能,降噪深度可达 40dB,是目前行业顶级降噪水平,同时支持 3 麦克风 AI 通话降噪方案,为用户提供至多38小时持久续航的沉浸式聆听体验。音质上,一加 Buds Z2 搭载的 11mm 大尺寸动圈单位,使低音澎湃有力,中高音清晰明亮,在杜比全景音加持下,用户可以全方位感受声音的细节、层次感和真实感。一加 Buds Z2 还支持蓝牙 5.2 连接、94ms 低延迟、IP55 防尘防水、开盖闪连、佩戴检测等功能,为用户提供全面且贴心的综合体验。

性能加料旗舰一加 9RT 和一加 Buds Z2 将于 10 月 19 日上午10点在欢太商城、京东商城、一加天猫旗舰店、苏宁易购、一加授权门店线上线下全渠道开售,有意购买的用户可提前预约抢购,具体售价如下:

一加 9RT ( 8 GB RAM + 128 GB ROM),售价3299元,首发价3199元;

一加 9RT ( 8 GB RAM + 256 GB ROM),售价3499元,首发价3399元;

一加 9RT ( 12 GB RAM + 256 GB ROM),售价3799元,首发价3699元。

一加Buds Z2 耳机售价499元,首发价399元。

速度有了新名字,性能加料旗舰一加 9RT 正式发布

透彻科技

10月13日,一加手机举办主题为“速度有了新名字”的线上发布会,正式发布一加 9RT 。作为一款性能加料旗舰,一加 9RT 搭载高通骁龙888处理器,采用120Hz三星定制的E4 OLED直屏,主摄搭载旗舰传感器 IMX766,拥有 65T 超级闪充和4500mAh 大电池,首批搭载ColorOS 12系统。发布会上,一加还发布了新款TWS 耳机一加 Buds Z2。

一加 9RT 与一加 Buds Z2将于10月19日10点正式开售,一加 9RT售价3299元起,一加 Buds Z2售价499元,预售期及首销当日均享受100元优惠。

在一加的产品理念中,性能旗舰是性能加旗舰,除了旗舰的性能,影像、设计、屏幕都要满足旗舰的标准。仅有处理器参数,但牺牲掉质感、屏幕、相机和使用体验的手机只能是性能手机,而不是性能旗舰。一加 9RT 在顶级性能的基础上将为用户带来全面的性能旗舰享受。

轻快流畅的速度体验是一加每代产品的共同特点,一加9RT搭载骁龙888+LPDDR5+UFS3.1性能铁三角,配合强大的性能速度系统,最大化发挥性能优势。为保证极致性能的冷静输出,一加 9RT的空间散热系统重新设计了手机内部结构和散热路线,采用五重散热材料立体散热,VC散热面积比一加 9 增加 59%,散热效率相较于一加 9 提升了20%,达到了一加散热新高度。针对Wi-Fi信号出现延迟等情况,一加推出了行业领先的电竞3Wi-Fi天线系统,智能切换不同场景,有效降低横握场景下的网络延迟,大幅提升 Wi-Fi 连接速度和网络稳定性。同时,一加应用了行业领先的 600Hz 超灵敏触控采样率,大幅度提升屏幕响应速度,降低延迟,带来更稳定畅快的游戏体验。系统层面,一加9RT首批搭载ColorOS 12系统,内置强大的AI 自流畅引擎内核,让一加9RT的速度优势软硬兼具,并获得了泰尔实验室36个月不卡顿的官方认证。此外,一加 9RT 内置4500毫安大电池和65T超级闪充,29分钟内充电100%。一加 9RT 还支持最高 33W PPS充电协议,使用其它充电头时也能保障快充体验。

发布会上,一加宣布与原神正式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基于双方对好的游戏体验的共识理解,一加从用户关注的流畅与温控上着手优化,通过 GPA 无极稳帧,CPU 智能调度,渲染优化策略等,为用户提供帧率稳定与温控出众的原神游戏表现。同时,在双方深度战略合作的基础下,一加发起了游戏优化计划「代号:炼金」,在未来持续探索游戏优化的技术革新道路,给用户带去更好,更全面的游戏体验。此次,一加与原神还共同推出合作限定礼盒,并于11月公开发售。

设计是一款真正的性能旗舰不可或缺的一环,一加 9RT沿用了一加 9 Pro 双主摄设计语言,对机身工艺、握持体验等方面进行充分打磨,实现高端质感与完美手感的巧妙融合。色彩工艺方面,骇客银配色采用第三代漫反射工艺,结合一加独家研发的左右渐变纹理,在解决指纹问题的同时,还带来了更通透的光泽表现,而暗物质采用了第二代丝绸玻璃工艺,拥有类似丝绸反射观感与细腻触感,手感更加丝滑不粘腻。作为发布会的彩蛋,一加 9RT 推出特别版青空结界配色,整个后壳的光线由中间漫反射过渡到两侧高亮,焕发出通透、柔和、丰富的光泽。

一加 9RT 机身厚度薄至8.295毫米,机身重量仅为198.5克,边框弧度采用137.5°黄金钝角设计,配合重量平衡设计的应用,在保持轻薄的同时更贴合手掌,使得整体重量感明显降低,让人久握不倦,真正做到了性能旗舰机少有的轻薄表现。

影像方面,一加 9RT 搭载旗舰传感器 IMX766,支持 OIS 光学防抖,配合全新研发的夜鹰夜景系统,极致发挥 IMX766大底在夜景上的优势,拍出清晰纯净的夜景照片。同时,一加 9RT支持一亿超像素算法,让照片画面放大后依旧清晰,细节丰富。另外,一加 9RT 拥有超强视频拍摄能力的DOL-HDR ,并支持全像素全向对焦,OIS+EIS 视频双防抖,视频三麦追焦,大大降低画面晃动感,动态捕捉更灵敏。得益于高端旗舰传感器的影像基础,配合夜鹰夜景系统、一亿超像素算法等加持,一加 9RT 从成像效果、夜景表现、画面细节上拥有越级影像的表现力。

一加 9RT搭载了一块6.62 英寸三星定制的120Hz E4 OLED 直屏,100% DCI-P3广色域覆盖,支持300Hz 硬件触控采样,游戏场景提升到600Hz,带来更畅快灵活的游戏操控体验。同时,前后两颗光线传感器配合万级调光算法智能调节光线,模拟自然光,减少了用户眼睛长时间注视屏幕的不适感;次像素渲染的加入极大优化了用户的阅读体验感,而视频超清增强功能的应用,让用户体验到更高清的画质享受。毫无疑问一加 9RT的屏幕依然是市面上最好的直屏之一。

系统层面,一加 9RT 首批搭载ColorOS 12系统,除了强大的 AI 自流畅引擎内核外,在设计、智能体验、PC互联、隐私保护等也迎来全面更新,高达1000多项新功能和优化更新,为用户带来轻快流畅且智能安全的系统体验。

一加在本次发布会上还带来了全新的真无线降噪耳机一加 Buds Z2。作为一加 Buds Z 全面升级款,一加 Buds Z2 延续了 Buds Z 的经典时尚设计,保障轻盈和佩戴舒适的同时,在降噪功能、音质、续航、智能交互等功能上做出全面的升级。

一加 Buds Z2 新增主动降噪功能,降噪深度可达 40dB,处于行业顶级降噪水平,并支持 3 麦克风 AI 通话降噪,可以让用户获得更沉浸、更安静的聆听体验。同时一加 Buds Z2 内置 11mm 动圈单元,低音澎湃有力,中高音明亮清晰。一加 Buds Z2在搭配一加 9RT及其它支持杜比全景声的手机使用时,可以让用户感受到全方位萦绕的声音,体验卓越的声音细节、层次感和真实感。续航方面,一加 Buds Z2 拥有 38 小时持久续航,并支持有线快充,免除用户电量焦虑。一加 Buds Z2 还支持蓝牙 5.2 连接、94ms 低延迟、IP55 防尘防水、开盖闪连、佩戴检测等,提供全面且贴心的综合体验。

一加 9RT 与一加Buds Z2已于 10月13日20点40分开始预售,并将于10月19日10点在欢太商城、京东商城、天猫旗舰店、苏宁、一加授权门店等线上线下全渠道开售,具体售价如下:

一加 9RT ( 8 GB RAM + 128 GB ROM),售价3299元,首发价3199元;

一加 9RT ( 8 GB RAM + 256 GB ROM),售价3499元,首发价3399元;

一加 9RT ( 12 GB RAM + 256 GB ROM),售价3799元,首发价3699元。

一加Buds Z2耳机售价499元,首发价399元。

一加 9RT 明日发布,骁龙888性能铁三角加持,赋予速度新名字

透彻科技

10 月 13 日一加将举办主题为“速度有了新名字”的一加 9RT 新品发布会,此次新品主打性能速度,据官方曝光的参数来看,一加 9RT搭载高通骁龙 888+ LPDDR5+UFS3.1性能铁三角,配合全新空间散热系统、电竞三 Wi-Fi 天线系统、600Hz 触控采样率,强悍配置全面刷新速度体验。

一加对速度的极致追求,在一加 9RT上得到充分展示。性能配置方面,一加 9RT 采用行业目前最顶级的性能配置,搭载高通骁龙 888 处理器性能三件套。同时,采用 7GB 的虚拟内存扩展,在多任务环境下强力保障系统流畅性。为了发挥出骁龙 888 的全部实力,保障机器强力稳定输出,一加 9RT 专门在散热上下足功夫,全新的空间散热系统,不仅重新设计了手机内部结构和散热路线,让热量均匀分布加速散出,还采用五重散热材料立体散热,堪比平板的散热面积,使得一加 9RT 相较一加 9 提升了 20% 的散热效率。为了给玩家更全面的游戏体验,全新设计电竞三 Wi-Fi 天线系统,有效降低横握场景下的网络延迟,提升网络稳定性。此外,一加 9RT 还拥有行业领先的 600Hz 超灵敏触控采样率,大幅度提升屏幕响应速度,降低延迟,带来更稳定畅快的游戏体验。

一加对于速度的追求铭刻于产品基因之中,为了给用户带来轻快流畅的综合体验感,硬件上,一加每代机型均采用时下最顶级的硬件配置,无论是强悍处理器还是高刷屏,都只为保障实现轻快流畅的硬件基础;软件上,更是专门成立快稳省团队,对手机基础体验进行反复打磨, 即使是简单的滑动动效也进行过数千次的测试,只为最流畅顺滑的全屏手势,同时,为了保持“旦用难回”的轻快流畅体验,一加还尝试独创调教算法。现在,传承一加速度基因的新旗舰一加 9RT 带着一加对速度的最新理解,继续为用户带来轻快流畅的全新速度体验。

发布会上同时亮相的还有一加新款 TWS 耳机 一加 Buds Z2,在降噪、音质、设计、续航带来全面升级。降噪上拥有领先行业水平的 40dB 深度与三麦克风 AI 通话降噪方案,为用户带来更出色的沉浸式聆听体验。同时,一加 Buds Z2至多 38 小时的超长续航为用户免除电量焦虑,搭配 11nm 大尺寸动圈单元,享受澎湃好音质,更有蓝牙 5.2、94ms 低延迟,助力用户获取更好使用体验。

一加 9RT 新品发布会将于 10 月 13 日 19 点 30 分召开,欢太商城、京东、天猫、苏宁易购、一加授权零售店现已开启预约,0 元预约抽奖最高可得一加 9RT 新机,更多惊喜发布会见。

一加 9RT 新品将于10月13日正式发布,为速度重新命名

透彻科技

10月8日,一加手机宣布将于10月13日19点30分举办主题为“速度有了新名字”的新品线上发布会,届时一加 9RT将在发布会上正式亮相,全面刷新性能旗舰的速度体验。

速度,一直是一加的产品基因。一加手机自成立以来就保持对速度的极致追求,致力于为每位用户带来轻快流畅的使用体验。硬件上,一加每代产品均采用时下顶级的配置,保证强悍的性能;软件上,一加专门成立快稳省团队,对手机的基础体验反复优化,上百次调试只为了几十毫秒响应速度的提升。一加对速度的追求,让用户尽情感受“旦用难回”的体验感。此次一加 9RT发布主题定义为“速度有了新名字”,势必传承一加速度基因,将轻快流畅进行到底。

凭借着对速度体验的极致追求,一加手机也获得了市场的青睐。今年4月份发布的一加 9R 依靠出众的产品力,首销当日全渠道销售额破亿,包揽各大电商平台全价位段手机品牌销量、单品销量及销售额三大冠军,好成绩的背后是众多用户对品质旗舰一加 9R的认可。即将亮相的一加 9RT,在一加 9R的基础之上进行全方位的升级,为用户购机带来一款理想之选。

一加 9RT秉承一加的速度基因,全面刷新速度体验,更多精彩敬请关注10月13日一加 9RT 新品发布会。

一加Buds Pro正式发布,定价799元,8月3日首销

透彻科技

7月29日,一加首款旗舰级主动降噪耳机一加Buds Pro正式发布,在主动降噪和专业音质等方面实现了全面超越。一加Buds Pro将在8月3日上午10点开售,定价为799元,现已开启预售。

作为一加全新的旗舰TWS耳机新品,一加Buds Pro以“再定义TWS旗舰”为目标,延续着一加只做精品的产品思路,凭借多项Pro级体验成为一加在声学以及 IoT 领域的标志性产品。一加 Buds Pro 实现了40dB降噪深度,降噪能力领先行业;搭载 11mm 大尺寸动圈单元和先进的蓝牙音频编解码技术LHDC,全面提升了音质表现,带来高品质、沉浸般的聆听享受。此外,一加Buds Pro还支持最多38小时的强劲续航和各项智能体验,让用户舒适便捷尽享好声音。

精妙设计与舒适佩戴的完美融合

设计上一加 Buds Pro延续了一加一直以来的美学追求,设计精妙佩戴舒适,共有默黑、独白两种配色选择。充电盒采用了独具一格的翻盖设计,整体造型减少曲面,增强棱角感,纤巧的外型高级感十足。耳机上采用了NCL工艺,并有光哑分离设计,金属光面是压感区,压下会有提示音反馈。耳机主体则是哑光工艺制成,有效减少脏污、不易沾染指纹。一加 Buds Pro单只耳机轻至4.4克,且重量主要集中在前腔,可以有效减轻佩戴时的下坠感。此外采用了符合人体耳道的人体工学设计,贴合耳道,入耳更舒适,进一步提升了耳机的长时间佩戴的舒适体验。

TWS耳机主动降噪的标杆体验

一加Buds Pro具备智能主动降噪功能,降噪深度可以达到40dB,当开启主动降噪功能后,可以瞬间将自己和嘈杂的外部环境隔开,让自己更专注、舒适地享受音乐。面对不同的外部环境,一加 Buds Pro内置三种降噪模式:弱降噪、智能降噪、强降噪。当开启智能降噪时,耳机的麦克风可实时监测外部环境噪音,根据外部环境噪音的变化,通过 AI 算法,智能动态切换降噪方案,实现智能降噪。当用户处身于类似图书馆、自习室的环境中时,会智能切换到弱降噪,而进入嘈杂的公交地铁环境中则会智能切换到强降噪级别,顺滑的智能切换让降噪如同呼吸一般自然舒适。一加Buds Pro还拥有通透模式,即便在开会、讨论的环节下也可佩戴耳机接收重要语音信息,同时不妨碍用户与身边的人交谈,一举两得。一加还针对耳压问题进行了优化,利用耳机麦克风滤波器针有效降低了耳压,让第一次佩戴使用主动降噪耳机的用户也能有更舒适自然的体验。

通话方面,一加Buds Pro 采用三麦克风 AI 通话降噪和抗风噪导管设计,有效减弱环境噪音的干扰,精准地拾取并放大增强人声,让语音通话更清晰、无干扰,就算在慢跑或骑行的场景下,依然能够做到通话清晰。

软硬件结合打造高品质声学享受

作为旗舰级TWS耳机,一加Buds Pro在音质上表现同样出彩。耳机采用了大尺寸11mm动圈单元和柔性复合振膜设计,让低频澎湃有力、中高频清晰明亮,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内都能呈现悦耳动听的音质表现。同时,耳机配合双阻尼独立后腔设计,实现了更好的声学一致性,抑制过多的声音驻波,音质更干净,高低频更平衡。

除了硬件能力,影响TWS耳机音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蓝牙音频的编解码方式。一加Buds Pro采用了LHDC蓝牙传输技术,通过降低蓝牙传输延迟,提升传输速率,可轻松传递并保留更多声音细节,让每一条音轨都能清晰表达,让音质更细腻丰富。一加Buds Pro还支持个性化听感技术,可检测用户的听音缺陷,模拟一条个性化补偿曲线对声音进行听力补偿,让用户能够感受到更好的音质和音乐细节。

全面Pro级的旗舰耳机体验

续航上,一加Buds Pro 在主动降噪开启的情况下能够续航长达5小时,配合满电充电盒可获得总计28小时的持久续航表现;当关闭主动降噪功能,一加Buds Pro的续航时间可达 7 小时,配合满电充电盒可获得总计38小时的超长续航表现。同时,一加Buds Pro支持快速充电和无线充电,配合充电盒,可以实现“充电10分钟,听歌10小时”的强劲表现,持久使用无后顾之忧。

一加Buds Pro还有更加贴心的智能体验,支持蓝牙5.2低延迟双传、开盖闪连、佩戴检测、贴合度检测、便捷触控等功能,更可使用语音助手轻松实现相关操作,从佩戴到控制,实现了更便捷更舒适的使用体验。

一加Buds Pro定价799元,现已开启预售,定金50元抵100,享6期免息,8月3日上午10点在欢太商城、京东商城、天猫旗舰店、苏宁、一加授权门店线上线下全渠道开售。

一加携手日本潮流艺术家空山基推出OnePlus 9 Pro 空山基闪银限定礼

透彻科技

6月2日,一加手机正式宣布携手日本潮流艺术家空山基,以“全时空闪银”为主题推出OnePlus 9 Pro 空山基闪银限定礼。OnePlus 9 Pro 空山基闪银限定礼将包含一加 9 Pro 顶配闪银手机,联名限定手机壳以及联名限定T恤,全球限定1500份,售价5499元,将于6月9日上午10点限量开售。

空山基作为在全球范围极具影响力的潮流艺术大师,作品精致唯美,富有无尽想象与哲思。他最经典的作品“机械姬(Sexy Robot)”诞生于1978年,至今已经有43年的历史,对电影、艺术、潮流、时尚行业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成为著名的时代符号之一。本次是空山基首度与手机品牌跨界合作,空山基亲自参与OnePlus 9 Pro 空山基闪银限定礼中的限定手机壳和限定T恤的创作,作品呈现出未来的复古美感,极具收藏价值。

一加 9 Pro闪银配色采用了业内首创的漫反射渐变纹理工艺。为了让视觉效果更极致,一加团队足足耗费半年多,开发了150多个版本,才最终呈现极具质感的一加 9 Pro闪银配色。一加 9 Pro闪银配色后盖膜片的纹理雾度自上而下不断渐变,配合高亮的玻璃背板,呈现出上端雾面而下端镜面的效果,仿佛是沾染了一半水气一半空气的镜子,平静自然,又略带梦幻。当一加手机和空山基相遇,“闪银的艺术”展现无限可能。一加 9 Pro的闪银配色与空山基塑造的“机械姬”经典形象不谋而合,它的质感色彩与一加 9 Pro的闪银宛若一体,纯粹独特,带给用户无限的遐想空间。

一加 9 Pro搭载与影像传奇品牌哈苏携手打造的一加丨哈苏 手机影像系统,采用亿元定制的索尼IMX789主摄,支持12 Bit RAW色彩记录能力与多画幅切换拍摄,将影像能力提高到全新层次。屏幕方面,一加 9 Pro闪银配色采用下一代屏幕材料LTPO,搭载 2K+120Hz 自由高帧屏幕,让用户能获得更畅快持久的高帧体验。性能方面,一加 9 Pro闪银配色搭载高通骁龙™888处理器,标配UFS 3.1闪存,内置4500mAh超大电池,还搭载全新的Warp Charge 50W无线闪充,43分钟即可充满电。

OnePlus 9 Pro 空山基闪银限定礼是一加携手空山基带来的艺术潮品,将潮流艺术融入日常,为用户呈现别具一格的“闪银的艺术”。OnePlus 9 Pro 空山基闪银限定礼将于6月9日10:00限定发售,全球限量,用户可前往欢太商城,京东,天猫,苏宁购买。

华为坚称“不造车”的背后

透彻科技

编者按:“华为不造车,聚焦ICT,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这句话,从去年华为高调宣布进军汽车行业开始,一直贯穿华为高层对外言论中。

但华为的野心就止于此吗?答案当然不是。

11月14日,长安正式宣布与华为、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打造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此后不久,网上就流传着一则关于华为联手长安造车的消息。

华为坚称“不造车”的背后

消息显示,华为将联合长安汽车推出“保时捷”SUV,L4级智能驾驶,定价20-40万,车型是原保时捷设计师设计,车已经造出来了,除了底盘、内饰和电芯之外,所有的都是用的华为的解决方案,新车将于2021年上市。

对此消息,长安方面表示是消息不实。华为方面,在本月25日,任正非在其签发的《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中再次严正表示华为不会造车,甚至还说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文件的有效期只有3年。

华为坚称“不造车”的背后

一位传统主机厂的相关负责人对新智驾表示:“结合以往口口声声说不造手机,却在加紧造手机的历史,加上现在的产业布局,华为大概率是要造整车的。当年任总也是说,谁说造手机就处分谁,情况如初一辙。”

采埃孚中国研发总监綦平则认为,华为3-5年内不直接造车(OEM)应该是比较理性的决定,因为这方面经验积累不多,但是业务延伸至汽车产业是明确的。

尽管如此,华为想要在汽车行业一展身手的野心,业界心知肚明,而华为目前坚持称自己不造车,究其原因,还是时机未到,现在的华为需要的是养精蓄锐,而不是与传统车企巨头正面硬钢。

一方面,华为在汽车行业的经验还不能够支持其直接造车。造车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要整合全产业链的资源。虽然现在华为面向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已经具备了芯片、算法、通讯、硬件、甚至是电机、电芯等方面的核心技术,但是,不管是对于汽车复杂性的理解,还是自身的研发水平,尚不能比拟国际Tire 1。

另一方面,现阶段,华为坚持称自己不造车,原因在于其要消除主机厂对其戒心。毕竟,华为汽车业务的前期发展,还是要仰仗这些主机厂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在任正非签发文件出来后,朋友圈也有大佬打趣,这个文件有效期3年,华为从现在开始提供零部件,为确保3年后有新车,必须打消主机厂的顾虑。

押注汽车市场

当前,华为的处境相对有挑战。

今年7月份,国外媒体报道称,英国首相约翰逊表明,预期最快将于2020年逐渐开始从英国的5G互联网建设中逐渐淘汰华为技术。不久后,印度方面也宣布将华为公司从其5G互联网建设计划中去掉。

9月15日,美国对华为的新禁令正式生效,在此之后,台积电、高通、三星以及SK海力士、美光等主要元器件厂商将不再供应芯片给华为。直到近期,高通CEO史蒂夫·莫伦科夫公开宣布,高通已经获得向华为出口4G芯片的许可。

英国、印度相继取消华为在其国际5G建设资格,给华为的运营商业务带来了沉重打击。美国的禁令也让华为的手机业务面临重压。此前,华为为保荣耀业务,甚至宣布将其剥离出售。此外,在企业业务方面,随着百度、阿里、腾讯的围剿,华为在云服务市场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目前,华为三大业务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但在面临重压之下,未来如何再继续承载华为这艘巨轮驶向远方,是值得思考的事。

在华为方面看来,汽车行业的未来价值无疑是巨大的。此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华为智能汽车BU总裁王军发表了对于未来智能汽车赛道的看法,他说:“这个市场足够大,从市场角度,我们看到的全是机会。”

华为坚称“不造车”的背后

华为智能汽车BU总裁王军

他继续解释道:“智能化的发展程度是一直往上走的,我们看到这个市场空间是往上走的,我们计算过,智能化的程度每提高1%,全世界部件(除美国市场外)市场空间可能扩大33亿美金。智能化的程度和电动化程度每提高1%,整个的零部件的空间就扩大了60多亿美金。”

基于此,不难看出,对于华为来说,未来的智能汽车市场无疑是承载华为继续前进的巨大机会。而华为也在汽车市场表现出强劲攻势。

事实上,华为进军汽车行业并不晚,早在2013年就成立了车联网业务部门,并发布了车载模块,但一直以来,华为在汽车行业一直不温不火,直到去年上海车展期间,华为高调宣布进入汽车行业,并逐渐向外界展示自己对汽车领域的业务布局。

在去年的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其更为详细的业务,可为合作伙伴提供一整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车云、以及智能电动,当时在华为内部,这也被称为“4 1”解决方案。

今年10月30日,华为正式发布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Huawei Intelligent Automotive Solution),其融合了上述华为的五大业务板块,并增加了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和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从而形成一个全栈式的智能解决方案。

华为坚称“不造车”的背后

纵观HI整个解决方案,不难发现,从三大计算平台,到三大操作系统,再到MDC自动驾驶平台,以及智能电动系统和快充技术,华为在汽车业务上的布局,几乎涵盖了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

也正因此,即使华为官方一再强调自身不会造车,但外界难免会猜测其正在为造车做准备。此外,11月14日,长安汽车正式宣布与华为、宁德时代三方共同组建高端智能汽车品牌的消息,更是加剧了华为将要造车的传言。

不过,就像前文所说,即使3、5年后,华为选择造车,但现在,华为的定位和目标还是很明确的,即定位tire 1,做增量部件供应商,对标博世。

王军坦言:“华为进入汽车行业是战战兢兢的,但未来,华为希望让汽车行业认可华为HI品牌价值的同时,让消费者信赖华为科技,信赖华为合作的车企,信赖我们共同造的车,信赖我们共同打造的品牌。”

车企和Tire 1的态度

未来的智能汽车赛道的发展是有无限潜力的,但现在的智能汽车赛道,无疑也是拥挤的。

互联网公司百度、腾讯、阿里,都借助自身的核心技术能力,为车企提供车联网解决方案,百度更是国内在自动驾驶领域布局最早,发展最好的公司。在自动驾驶芯片、AI算法、AI语音等细分领域,则有地平线、商汤、云知声等独角兽企业。

在OEM中,则有两个不同的分类,一个是传统主机厂,一个则是造车新势力。

传统主机厂最开始对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反应是略微慢的,因此,其最初与互联网公司合作,采用的是打包互联网公司整体解决方案。虽然现在仍有部分车企采用的是这种办法,但更多的传统车企,也越来越想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典型的企业如吉利和长城,吉利通过旗下的亿咖通,不仅仅自主研发车机系统,更重要的是,其还在自主研发芯片。长城在今年动作频频,更是打出了要从上而下进行自我革命的口号,成立了数字化中心,发布三大技术平台。

相比于传统主机厂的慢反应,造车新势力则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黑马,从一开始,造车新势力就具备了互联网基因,同时,像在车机系统、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上,造车新势力都是采用自研的成果,如理想的车机系统是自己打造,小鹏的自动驾驶也是自主研发。

华为坚称“不造车”的背后

基于此,此时的华为以Tire 1的定位进入汽车行业,真的会受到业内的欢迎吗?

对此,车企负责人对新智驾表示,传统车企对于华为的态度是配合的,响应国家号召,但是不会完全依赖。也就是说,车企需要华为的哪一方面能力,车企就会与其在哪一方面进行合作。目前车企与华为主要合作的类型是全栈式的车型开发,如广汽、长安、北汽等。

对于与车企的合作模式,王军也表示,要看车企自己的需求。华为没有特别的选择客户,客户愿意用华为的产品,华为有合适的产品匹配就可以了。

不过,綦平则表示,在零部件市场尚未与华为有什么交集,因为华为尚未大规模布局零部件业务。华为目前的强项在于芯片、软件、5G基础上的数据交换和管理,但是汽车方面的技术复杂性,似乎还有待加深了解和理解。毕竟,汽车对可靠性和对安全性的要求或消费者对其的要求、期待,是IT行业转型过来最不容易理解的。

从华为自身来说,此前王军也在媒体访问过程中表示,相比传统汽车厂和传统零部件供应商,华为的优势主要在软件、算法和生态。

华为自身在无线领域以及人工智能领域,都积累了大量的算法人才和模型,这些经验则可以用在车零部件产品里。此外,在操作系统系统和软件开发方面,业内皆知,基于鸿蒙系统,华为能够为汽车打造专属的车载操作系统。

然而,綦平对此则表示,鸿蒙操作系统是有发展前途的,但是要运作成有效的商业模式,还需要外力支持,如果完全按市场规律运作,估计被国际主流OEM接受的可能性不大。

同时,针对最近华为火热的激光雷达,綦平也表示,激光雷达国内外有不少企业在做,华为的方案也不占优势。激光雷达的成本今后几年会大幅度下降,但是真正有意义的量产使用还有两三年时间,届时的成本比拼更有意义。

他继续解释到,业界普遍认为L4开始用固态激光雷达比较有意义,L4在乘用车大批量使用前,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使其技术可靠性提升,否则法律法规方面有障碍。

而关于华为造车的猜想,传统OEM负责人则认为华为是有优势的,他表示,华为在底层技术方面都掌握了,其定义汽车的灵活度很大,虽然对于汽车复杂性的理解不算足够,但华为的研发人员和投入大,能够很快进行学习。同时,相比传统OEM,华为还可以充分利用内容的生态资源。

不过,綦平则认为,仅靠华为自己造车用自己的系统是没有前途的,其先要挤入汽车行业,作为供应商,从零部件过渡至系统。

总结

近期,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说过:“特斯拉现在能做的,我们都能做。”

业内皆知,特斯拉之所以封“神”,一是在于其采用的全新电子电气架构,重新定义了汽车的智能化,另一个则是其激进的自动驾驶发展。

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是从分布式的计算方式转向中央计算单元的方式。据了解,目前特斯拉的电子电气架构已经是中央计算单元 域控制器的方式。

前文也有说道,华为的HI品牌的整体解决方案中,就包含了三大域控制器,其能够直接为车企提供服务。也就是说,华为是拥有能够重新定义电子电气架构的能力。同时,在车载操作系统、车机系统等方面,华为也有着相对完善的业务布局。

在自动驾驶上,华为MDC计算平台,以及目前正在研发的激光雷达,虽然解决方案相对来说并没有特别大的凸出优势,但在华为整体业务版图中,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基于此,不难看出,华为有重新定义整辆汽车的能力。但就像綦平所言,华为初入汽车行业,对于汽车复杂性的理解并不深,因此,从零部件供应商切入到汽车行业,逐渐加深自身对汽车行业的理解和认知,才是目前华为汽车业务发展的主要目的。

苹果发布会最全预测:史上最大 iPhone 要来了 ,还有这些新品值得期待

透彻科技

作者:换新言 李超凡,36氪经授权发布。

9月初知名爆料人 Jon prosser 预测苹果将在 9 月 8日上架新一代 iPad Air 和 Apple Watch,结果让无数用户和媒体扑了个空。

最终苹果只公布了发布会时间, 宣布将于北京时间 9 月 16 日凌晨 1 点举办线上发布会。「科技春晚」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今年苹果的秋季发布会可能不止一场,根据彭博社的 Mark Gurman 预测,我们接下来几个月可能会看到三场苹果发布会,而最受关注的 iPhone 12 系列或许要到 10 月才发布。

值得一提的是,Mark Gurman 在上周成功预测苹果只公布发布会日期后,目前关于苹果消息爆料的准确率已经高达 86.9%,比我们熟悉的郭明錤还高不少。

图片来自:Apple Track

对于即将到来的苹果秋季发布会「连续剧」,我们不妨先来「剧透」一番苹果可能会带来的新品。

01 iPhone 12 系列:回归 iPhone 4 经典设计,性能堪比 MacBook Pro

虽然目前看来下周的发布会上很可能不会看到 iPhone 12 系列,不过这几台新旗舰曝光的信息已经非常多,基本可以大致拼凑出 iPhone 12 的样子。

首先在外观上,从邀请函可以推测 iPhone 12 将会增加「海军蓝」的新配色。

图片来自:The Designer News

此前苹果也曾在塑料机身的 iPhone 5c 上用过蓝色,不过这次的「海军蓝」应该和 iPhone 11 Pro & Max 的的暗夜绿一样,呈现在磨砂质感的玻璃后盖上。

除了「海军蓝」,非 Pro 版本的 iPhone 12 预计将沿用多彩的配色,亮蓝色、紫罗兰色、亮橙色这三款配色中可能有两个会成为 iPhone 12 的新配色。

图片来自:EverythingApplePro

iPhone 12 系列外观上另一个让人惊喜的变化,是将磨平的棱角拿了回来,回归 iPhone 4 硬朗的直角边框设计。

根据彭博社的消息,iPhone 12 系列中有 2 款 iPhone 12 边框会采用铝合金材质,另外 2 款高配机型采用类似新 iPad Pro 的方形不锈钢边框,甚至支持 Apple Pencil,因此 iPhone 12 看起来有点像手机大小的 iPad Pro 。

至于 iPhone 12 系列的尺寸,可以说是「小的更小,大的更大」了。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此前在一份报告中指出,iPhone 12 系列将包括 3 个尺寸共 4 款机型,可以和去年的 iPhone 11 系列做个简单对比:

iPhone 11(6.1 英寸)→ iPhone 12( 5.4 英寸)、 iPhone 12 Max(6.1英寸 )

iPhone 11 Pro(5.8 英寸)→iPhone 12 Pro (6.1 英寸)

iPhone 11 Pro Max(6.5 英寸)→ iPhone 12 Pro Max(6.7 英寸)

图片来自:MacRumors

双摄的 iPhone 12 提供了 5.4 英寸的选择,对于觉得 iPhone 8 太小,而 iPhone 11 Pro 太大的用户,这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顶配的 iPhone 12 Pro Max 将尺寸扩大到 6.7 英寸,这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部 iPhone。不过正因为 iPhone 12 Pro Max 屏幕更大了,刘海看起来也更小了。

iPhone 12 全系都将采用 OLED 屏幕,而且 Jon Prosser 曝光的 iPhone 12 Pro MaxPVT 测试机上手视频显示,这款机型新增了高刷新率选项,最高可开启 120 Hz 刷新率,并支持「自适应刷新率(Adaptive Refresh Rate)。

需要说明的是,PVT 测试机是正式量产前的最后一个阶段的测试机型,不排除苹果在最终量产时再进行调整。

同样是来自 Jon Prosser 的一张相机设置截图显示, iPhone 12 Pro Max 还会搭载激光雷达,这颗索尼制造的激光雷达在新款 iPad Pro 上已经出现,可以提升相机的自动对焦能力。

但激光雷达最重大意义还是推进 AR 应用的落地,实现更精准的空间感知和物体定位能力,在这次发布会的邀请函里苹果就埋下了一个 「AR 彩蛋」。

图片来自:appleinsider

当苹果将过去比较笨重的激光雷达装进 iPhone 里,距离 AR 眼镜这个被视为取代 iPhone 地位的革命性产品面世,可能真的不远了。

同时 iPhone 12 Pro Max 还将支持最高 4K/120 帧的视频录制和 4K/240 帧的慢动作拍摄,而目前 iPhone 视频录制最高只有 4K/60 帧 ,240 帧慢动作拍摄分辨率最高支持 1080P 。

iPhone 12 系列强大性能的核心来自于 A14 仿生芯片,这是全球首款 5nm 工艺芯片,也会是目前性能最强的手机 SoC 芯片。

据知名苹果爆料人 @Kymiya 透露,A14 仿生芯片的 CPU 性能相比 A13 仿生芯片提升 40%,GPU 性能相比上一代芯片提升 50%,可能集成超过 150 亿晶体管,甚至比桌面 x86 处理器还多。

MacWorld 称 A14 芯片多核跑分可能超过 5000,这个数据相当于 6 核桌面 PC 或高配笔记本 CPU ,甚至可匹敌 15 英寸的 MacBook Pro。

续航方面, iPhone 12 系列的电池则可能缩水。郭明錤在一份报告中指出,iPhone 12 系列的电池板因层数和面积都将减少,这将节约 40-50% 电池成本。

韩国监管机构 SafetyKorea 曝光的 iPhone 12 全系列电池容量显示,iPhone 12 容量只有 2227mAh,比 iPhone 11 减少了近 30%,当然不能忽略 iPhone 12 尺寸更小的因素。

此前 Jon Prosser 展示的 iPhone 12 Pro Max 尺寸更大,重量却比 iPhone 11 Pro Max 更轻,也侧面印证了电池缩水的消息。

根据郭明錤的说法,降低电池规格是为了抵消 5G 组件成本的上升。据悉 iPhone 12 系列采用的 Sub-6 和 毫米波两种 5G 组件成本分别为 75–85 美元和 125–135 美元。

苹果降低成本的另一个做法是不再随机附赠充电器和有线耳机 EarPods 。根据爆料人士 Ran Avni 曝光的 iPhone 12 包装盒显示,除了手机和数据线的位置外,几乎已经没有其他配件的空间。

图片来自:Wccftech

如果这个传言为真,那么今年的 iPhone 12 可能会成为第一款不配备充电器的 iPhone。不过郭明錤也表示,苹果取消附送充电器的做法,也可能会被 Android 厂商仿效。

谈到充电,iPhone 12 可能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变化,那就是支持磁吸无线充电。充电头网日前曝光了来自供应链的 iPhone 12 机身结构,机身背部内置了一圈磁铁,数量有 36 颗,另外还发现了疑似苹果 iPhone 12 磁吸无线充保护壳。

Apple Watch 和 Apple Pencil 用户对这个功能不会陌生。设备通过磁铁的吸引力与无线充电器准确定位、配对,让无线充电更加高效便捷,也算弥补了 AirPower 未推出的遗憾。

至于消费者最关心的价格,根据 @Komiya 的爆料, iPhone 12 系列的价格基本和上一代 iPhone 11 系列持平,也是因为前文提到苹果对成本的把控。

网 传 iPhone 12 各配置价格. 图片来自:Appledsign

据悉,iPhone 12 起售价格为 699 美元,iPhone 12 Max 的起售价格为 799 美元,而 iPhone 12 Pro 起售价 1049 美元,iPhone 12 Pro Max的起售价格为 1099 美元。

假如参照 iPhone 11 的国行价格,iPhone 12 的国行售价可能从 5499 元起。

总的来说,虽然 iPhone 12 系列电池可能缩水,但台积电表示 5nm 芯片相较于上一代 7nm 芯片功耗能降低 30%,整体的续航能力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此外还有像 5G、激光雷达等新配置,都让今年的 iPhone 12 变得比往年更有意义。重要的是,如今在电商平台的补贴下,iPhone 12 起售价还有可能下探到 5000 以下,这已经足以让人喊一句「真香」了。

02 新一代 Apple Watch,可能会有「哥俩」

相比 iPhone 12 系列,新一代 Apple Watch 的发布,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了。

Apple Watch Series 6 大概率会沿用上一代的 ID 设计,因为电池技术暂时未取得突破,所以屏幕尺寸应该不会增大,升级点可能主要在处理器、支持血氧饱和度监测、精神状态监测(压力监测)、睡眠跟踪、更薄的机身等。

Apple Hub曾预测9月8日上架新款手表

为什么说机身可能会变薄呢?我们留意到苹果在 watchOS 7 中取消了 Force Touch 按压交互,在新系统中,只要轻轻长触屏幕,就能获得过去 Force Touch 的交互动作。

而结合外媒 mobilesyrup 的消息,苹果正倡导开发者「以其他交互方式取代 Force Touch」,这也不禁让人联想 Apple Watch S6 可能会用其他交互动作去取代 Force Touch,也意味着,新一代 Apple Watch 的屏幕部分可能会有变动,表体也会变得更薄。

图片来自:9to5mac

据郭明錤预测,S6 还将拥有更强的防水性能、Wi-Fi 以及蜂窝传输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归功于新一代手表采用更多高单价的 LCP(液晶聚合物)软板,这些高单价的 LCP 软板将由东山精密,Avary Holding 和 Flexium Interconnect 供应。

更值得关注的是,苹果可能会同时推出一款「廉价版」Apple Watch,定位就像是 S6 的「小弟」,可能命名为「Apple Watch SE」。

网 传的「海军蓝」配色

据爆料人士 @Komiya 的消息,「廉价版」Apple Watch 极可能具有 Apple Watch Series 3 的外观,处理器与 S6 保持一致,但在功能上有阉割。表盘可能只有 42mm 的表盘可选,售价大概为 199 美元(非国行版)。

苹果的思路不难理解。目前官网在售的手表只有 S3 和 S5,S3 相对较低的售价剑指中低端市场;而「廉价版」Apple Watch,更像是 S3 的升级,用来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图片来自:Josh Thomas

03 全面屏的 iPad Air,你期待吗?

按照业界的猜测,本次发布会定会更新 iPad 产品线,可能只有传了很久的 iPad Air 4,也可能有 iPad 2020(iPad 8)。

关于新一代 iPad Air,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就开始有各种爆料。几乎每次爆料都离不开一个关键词——「全面屏」。

iPad Air 4 概念图. 图片来自:9to5mac

目前全面屏的设计只应用在了「老大哥」的 iPad Pro 上,如果要下放到其他系列,从 iPad Air 开始最为合适。

早前,小红书用户 @兰因如梦此前发布了有关 iPad Air 4 的说明书图片,这是一份西班牙语说明书。根据图片显示,iPad Air 4 用上了四边等宽的全面屏。即便边框和 iPad Pro 相比宽了一些,但依然「香」到飞起。

网 传 iPad Air 4 说明书. 图片来自:@兰因如梦

不过按照库克的「刀法」,Pro 级别的 Face ID 功能将被砍掉,iPad Air 4 的解锁方案可能是将Touch ID 集成在电源键上。当然,抠门精明的库克肯定也不会给 Air 配置四扬声器,所以这一代 iPad Air 将依然是妥妥的双扬声器。

另外,万年的 Lighting 接口,这次应该也会换成Type-C,如此一来,你的 Mac 的转接头和数据线,将可以共享给 iPad Air 4。

图片来自:appleinsider

关于处理器的升级,目前业界仍持有不同观点,基本上从 A12 到 A14 全猜了个遍,是否会比 iPhone 提前用上 A14 还真不好说,但更有可能的是从 A13 和 A12Z 这两款处理器中选择一个。

但 iPad Pro 2020 搭载的是 A12Z 处理器,如果 iPad Air 4 再使用同款处理器,那么两者的差异化就进一步缩小,势必要从其它配置上进行区分。

所以我们认为新款 iPad Air 最有可能采用 A13 处理器,性能强劲的同时也不会威胁到「老大哥」iPad Pro 的地位

图片来自:TechBitz

此次 iPad Air 的升级,可能会剑指 2018 款的 iPad Pro。毕竟当前 iPad Pro 2018 款到手价和 Air 3 相差不大,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更多人会选择性能、体验更好的老款 Pro,而非 Air3。

另外,iPd Air 4 的到来,也会让老款 Pro 黯然失色,甚至有望冲击最具「性价比」的 iPad。

关于 iPad 2020,亮点可能就不如 iPad Air 多了。

目前的爆料者大多认为,新款 iPad 的模具和屏幕都将沿用继续 iPad 7,只是处理器常规升级,从 A10 升级为 A12。

不过外媒 91mobiles 也有不同观点,认为 iPad 2020 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屏幕采用全面屏设计,尺寸升级为 10.84 英寸,只比 2015 年的初代 iPad Pro 屏幕略小一些。同时 iPad 2020 还配备了双扬声器以及 Type-C 接口。

iPad 2020 设计草图. 图片来自:91mobiles

按照 91mobiles 的说法,iPad 2020 将和 iPad Air 4 拉不开差距,苹果这样做的可能性比较低。

04 One More Thing

除了上述几款新品,下周还可能会看到苹果的首款头戴式耳机 AirPods Studio、Air tag 等产品。

根据目前的爆料信息, AirPods Studio 将支持主动降噪、头颈部检测、方向检测,有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可选,售价为 349 美元(约合人民币 2385 元),比 Bose 700 和 Sony WH1000-XM4 都要便宜。

而 Air tag 是一款带有蓝牙功能的小贴片,可用于追踪、查找钥匙、钱包等易于丢失的物品,与市面上常见的 Tile、Adero 等产品类似,可能还支持以 AR 形式来标注物体的位置。

Air tag概念图. 图片来自:xxx

至于首款 ARM 版 MacBook 可能要到 11 月才会发布,据 @Komiya 的爆料,ARM 版 MacBook 将搭载 A14X 芯片,电池续航长达 15-20 小时,重量不到 1kg,起售价格为 799 美元。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受疫情影响苹果的发布会均在线上举办,不过本周的发布会苹果将会在多个视频平台同步直播。

题图来自:EverythingApplePro

年轻人的5G轻薄自拍旗舰 vivo S7正式发布

透彻科技

vivo于8月3日在线上召开vivo S7新品发布会,轻薄自拍旗舰vivo S7正式发布。

S系列产品经理与S7产品经理一同出席,见证vivo S系列千万用户的里程碑

 vivo S7前后置大幅升级,前置率先升级至4400万像素双摄,再次突破vivo超薄机身工艺,力图为年轻人打造5G时代的标杆产品。

 携手老朋友刘昊然和新朋友LISA,解锁超S自拍的更多可能性。

2020年8月3日,vivo“照亮你的美”新品发布会在线上召开,正式发布vivo S7轻薄自拍旗舰手机。作为vivo主打年轻人的潮美系列,vivo S7更进一步,不仅在软硬件上大幅提升影像实力,并提出全新的“超S”理念,期望与用户一起突破限制,展现每一个独特的自我。作为老朋友的刘昊然与新朋友的LISA,也都“现身”发布会,与直播间粉丝一同揭秘vivo S7超强自拍功能。

vivo S7发布会现场

科技与美同行,打造年轻人与行业共同的“轻薄自拍旗舰”

对于vivo S系列来说,视觉不是审美的唯一方向。vivo S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将看得见又摸得着的审美输送给那些对生活品质有苛求的年轻人。于是这一次,vivo S从美学的角度向vivo S7的机身提出极限挑战,7.39mm新尺寸成就了它最薄vivo 5G手机头衔。配合vivo S7全新AG磨砂工艺,超出想象的握持手感将成为vivo S7在外观设计上的新突破。vivo S7彷如艺术品一般精雕细琢,带来了超薄、超轻、超质感的品质审美。

vivo S系列产品线经理张佳瑶现场讲解

对于S系列区别于其他vivo手机最大的卖点,vivo S7的自拍功能进行了全面升级。4400万像素AF双摄及f/2.0大光圈的硬件基础,持续领先且不断优化的五重超质感美颜和全新的前后置双重曝光功能,一方面让美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另一方面玩法也更丰富多样,质感不断提升。对于用户而言,vivo S7的自拍效果和新功能开发,在不断的朝大片效果靠近;对于手机行业而言,vivo S7的前置技术也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人像摄影”只能通过单反、后置来实现的认知。

vivo S7前置4400万像素AF双摄自拍

年轻实力派刘昊然和LISA共同代言 解锁vivo S7的更多可能性

本次发布会,vivo S系列的老朋友刘昊然亲临现场。这一次代言人刘昊然“变身”vivo S7的产品经理,在镜头前深度演示手机的自拍功能,无论是超近距离还是“长臂猿”模式远距离自拍,都能获得超清画质。对于此次合作,刘昊然表示很高兴能够和vivo S7继续牵手。从S6到S7,从夜景自拍到高清自拍,vivo S系列一直在提升自己的自拍功能,而自己的自拍技术也一直在提升。

vivo S7代言人

与此同时vivo S7的新朋友LISA也“现身”发布会,印证了她作为S7代言人一员的新身份。作为唱歌/跳舞全能潮流icon,LISA的加入为S7注入了新的活力。vivo S7期待与他们一起碰撞出更多火花,解锁更多超S的可能性,引领5G时代新潮流。

5G时代的标杆产品 vivo S7带给年轻一代新惊喜

vivo S系列今年迅速成长,vivo S6上市仅一个多月就达成百万销量,S系列仅诞生一年多就已突破了千万用户。作为一个年轻的产品系列,如此短时间内积累了如此大的用户基础,除了离不开S系列年轻、充满朝气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每代S系列手机都对年轻人的用机痛点进行深度洞察,不断升级。

vivo S系列诞生一年多就已突破千万用户

vivo S6得益于5G元年的市场环境,对于5G能够为年轻人带来哪些深度的生活/娱乐体验上的改变,vivo S7研发之时便下足了功夫。vivo S系列认为5G的普及将继续促进年轻人的“表现”与“分享”,而他们更多的通过“手机的镜头”完成。所以vivo S7大幅升级不仅只有前置静态的自拍,而是前后置整合式的静/动态全面升级,S系列“让世界看到我”的自拍理念,也将演进为“让世界看到多面的我”。vivo S7正是为年轻人准备的这样一个惊喜。

vivo S7售价

vivo S7作为2020年重磅产品,它将年轻人一起表达自我态度,乐享极致生活。vivo也将继续像S7一样,用更加挑剔和极致的追求去打造S系列,力求创造出让更多年轻人惊喜,心动和追随的科技时尚产品。

– 结束 –

关于vivo

vivo是一家以极致产品驱动,以智能终端和智慧服务为核心的科技公司。vivo始终坚持以独特的创造力,融合科技与时尚,设计让用户更加心动的产品,让消费者与数字化生活连接。秉承“本分、创新、消费者导向等”企业核心价值观,vivo在整个价值链中遵循并贯彻可持续发展策略,致力于成为一家更健康、更长久的世界一流企业。

vivo总部位于中国东莞,充分利用本地的人才资源,布局了全球化研发网络,覆盖深圳、东莞、南京、北京、杭州、上海、台北、日本东京以及美国圣地亚哥9个城市,范围包括5G通信、人工智能、工业设计、影像技术等众多个人消费电子产品和服务的前沿领域。目前,vivo在全球拥有5个智能制造中心(含品牌授权制造中心),分布于东莞、重庆、印度(大诺伊达)、孟加拉国(达卡)和印尼(唐格朗)。截至目前,vivo年生产能力近2亿台,销售网络覆盖30 国家和地区,活跃用户超过3.5亿。

关注vivo微信公众号“vivo”获取全面的企业、品牌及产品资讯。

更多媒体信息及高分辨率图片/视频资料,请访问:https://www.vivo.com/news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外号科技入选“德勤-亦庄明日之星”CEO李江亮出席颁奖典礼

透彻科技

外号科技入选“德勤亦庄明日之星”CEO李江亮出席颁奖典礼

2019年11月5日,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德勤(中国)共同主办的“德勤—亦庄明日之星”(2019)”发布会在京津冀全球路演中心召开,北京外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外号科技)荣获“德勤—亦庄高科技高成长明日之星”,外号科技董事长兼CEO李江亮先生出席了颁奖典礼,并代表公司上台领奖。

“德勤—亦庄明日之星”是“德勤高科技高成长50强项目”的区域评选子项目,被誉为“科技界的奥斯卡”。在往届“德勤高科技高成长50强评选”中,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企业均榜上有名。获选成为“德勤—亦庄明日之星”的企业将自动成为“中国明日之星”的候选企业,将与来自全国其他城市的入围企业一起,参与全国增长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企业角逐。此次德勤中国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共同举办的此次评选活动,也希望能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挑选并表彰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稳健业务模型和强大增长潜力的企业,并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带动区内的科技创新。

在此次评选活动开始之初,外号科技的团队就面对了评委会的严格实地考核,在参观公司位于北京中航技广场的全场景演示中心并和公司核心团队充分交流过后,评委会的各位领导给予了公司充分的肯定。尽管外号科技是一家基于可见光通信和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初创企业,尚处于快速发展期,但是外号科技创造的光场交互技术孕育着我们对未来商业世界的全新想象,真正打动了评委会。

外号科技独立研发的多形态的硬件设备和视觉模组,将计算机视觉、可见光通信、空间定位技术和公司自主研发的算法紧密结合,将物体位置和姿态信息以厘米级的精度实时传播,部署了近200项发明专利。包括智能手机、AGV机器人、无人机、MR眼镜在内的一切带有摄像头的智能设备通过扫描公司的硬件产品,可以获得数项超级能力:直达200米的信息通信、厘米级高精度定位、跨平台多人混合现实、大场景协同实时建模。公司将充分利用上述能力,用光场构建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链接,期待未来增强现实的乐趣跨时空同步。

截屏2019-11-06下午8.25.50.png

透彻科技——照亮未来的车头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